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市总工会 > 职工文苑 > 正文
麦浪深处忆童年
2025-05-15 16:17:00  来源:际华3542 张雪娇
【字号: 】【打印

微信图片_20250515161922_副本.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月的风掠过田野,将整片麦田染成耀眼的金绸。高大的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其间,履带碾过麦茬,金灿灿的麦粒便如瀑布般倾泻进车厢。望着这高效的丰收盛景,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儿时麦收的点点滴滴,裹挟着泥土与麦秸的气息,漫上心头。

那时的麦收,是乡村最盛大的节日。学校也会放“麦假”—那是专属于乡村孩子的独特假期,也是我们参与农事、体验劳动的珍贵时光。

天刚蒙蒙亮,父母就会早早起床,把镰刀磨得锋利,准备迎接一天的劳作。我和姐姐也会跟着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便一同前往麦田。夏日的骄阳还未完全升起,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丝丝暑气。一望无际的麦田在微风的轻抚下,泛起层层金色波浪,麦浪涌动,沙沙作响,那是麦子在诉说着成熟的喜悦。

父亲弯腰如弓,镰刀挥出一道银亮的弧线,麦穗便齐刷刷地倒下;母亲紧随其后,将麦子捆成紧实的麦捆。他们的动作娴熟而机械,额头的汗珠顺着脖颈滚落,浸透了洗得发白的粗布衬衫。我和姐姐在割完的麦地里搜寻遗漏的麦穗。烈日逐渐发威,仿佛要将大地烤化。麦芒划过手背,火辣辣地疼,汗水流进眼睛,刺得生疼。才捡了半篮麦穗,我便瘫坐在地,嘟囔着:“好热,不想干了......”

母亲直起腰,用衣角擦了擦额头的汗,目光像麦穗般锐利:“农民的孩子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你摸摸这麦粒,从播种到收割,每一步都不容易。”粗糙的掌心拭去我额头的汗珠,那触感让我的脸有些不适,却也让我读懂了布满老茧的双手——那是无数个麦收季节留下的勋章。于是我重新攥紧了竹篮。

 麦子收割完毕,打麦场便成了全村人的欢乐场。这片村头的平整空地上,父母把收割好的麦子运到这里。父亲开着拖拉机,后面拖着沉重的石磙碾压麦子脱粒,我们则在一旁玩耍。脱粒后的麦秸堆成小山,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我们欢呼着爬上麦堆,从陡峭的斜坡上飞驰而下,扬起细碎的麦秸,惊起几只觅食的麻雀。有时不慎摔进松软的麦秸里,浑身沾满草屑,却笑得直不起腰。

如今,机械化收割让麦收变得高效而从容,再也不见弯腰割麦的身影,打麦场也渐渐被平整的水泥路取代。可每当听见收割机的轰鸣,那混着麦香的笑声总会在耳畔响起。父亲佝偻的脊背,母亲沾满泥土的双手,还有麦堆上飞扬的童年,都化作心底最温暖的印记。

时光流转,麦粒依然金黄,变的是收割的方式,不变的是对土地的敬畏,是丰收的喜悦,更是藏在麦浪深处永不褪色的童年记忆。


 
 

版权所有:襄阳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襄阳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春园路38号 | 办公电话:0710-3224881
鄂ICP备14010481号-2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65号
总编辑:李宏音   责任编辑:王洪云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