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市总工会 > 资料文库 > 经验交流 > 正文
襄阳三地创新共建跨区域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新机制
2025-11-03 15:09:11  来源:
【字号: 】【打印

“‘区’‘块’‘链’协力,锚定新目标;‘广’‘深’‘实’协商,激发新动能。”这一创新模式正在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保康县三地间生动实践,共同构建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

近日,襄阳寒桦精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春峰手持《跨区域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协议》表示,该协议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同步依法用工、协同治理。同样受益的襄阳跃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张先锋感慨,作为“飞地”企业,过去职工权益保障存在“悬空”感,如今通过跨区域集体协商,权益保障终于落地。

目前,樊城区龙头企业已与襄城区、保康县的2家供应链代表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协议覆盖39家供应商,在用工管理、劳动报酬、争议处理等关键标准上实现统一,员工满意度提升,劳动争议下降,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保障的双赢。

在集体协商方面,三地采取“规模企业深化、工业园区广覆”的策略。襄城区20家百人以上建制企业单独签订了各类集体合同,覆盖职工5518人。在余家湖工业园等5个园区,则开展了区域(行业)集体协商,覆盖69家中小微企业、6429名职工,有效提升了保安、后勤等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

 针对“飞地企业”权益保障难题,襄城区与保康县两地人社和工会部门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集体协商机制,明确了经营地的监管责任与注册地的政策衔接,确保了职工权益“落地”,为企业解决了“两头跑”的困境。


 
 

版权所有:襄阳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襄阳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春园路38号 | 办公电话:0710-3224881
鄂ICP备14010481号-2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65号
总编辑:李宏音   责任编辑:王洪云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