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谷城县总工会紧紧围绕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攻坚目标,遵循“全面摸底—精准攻坚—多元建会—优会强会”的工作路径,创新推行“四步攻坚法”,推动建会入会工作实现从“量的覆盖”到“质的提升”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县“三有”非公企业已建会187家,覆盖会员22026人;新社会组织建会147家,发展会员1238人,新兴领域工会组织活力持续增强。 全域摸底“画像”,筑牢攻坚基础 坚持“底数清、情况明”原则,构建“立体摸排+精准分类”工作体系。县总工会印发《谷城县新兴领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集中攻坚工作方案》,对12个乡镇(开发区)内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及新社会组织集中区进行全覆盖走访,全面掌握未建会单位的规模、职工结构和建会顾虑等核心信息,建立涵盖136家重点攻坚单位的动态数据库。参照“规模分级”标准,对职工25人以上未建会企业实行清单管理,“一企一策”推进销号;对25人以下小微企业按行业归类,标注“适合联合建会”“需行业带动”等类别,为后续精准攻坚明确方向。 多维攻坚破局,拓宽建会路径 聚焦“不愿建、不好建、不会建”等难点,实施“重点突破+行业联动+联合兜底”组合策略。对职工100人以上未建会企业开展“靶向攻坚”,优化建会审批流程,组建专项工作组上门沟通,5个工作日内推动达成建会意向;对拒绝沟通的企业,联合劳动监察、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协同督导,年内推动8家重点企业实现单独建会。按“行业属性相近、地域分布集中”原则,在网络直播、物业服务、纺织等行业组建和完善3个行业性工会联合会,通过“协会动员、工会落地”模式,带动75家中小微企业集体入会;指导乡镇(开发区)建立277个村(社区)联合基层工会,吸纳零散分布的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及各类学会、商会、服务队等77家单位,实现“小散弱”群体“应入尽入”。 服务前置聚气,增强建会吸引力 以“政策赋能+服务暖心”消除认知壁垒,提升企业和职工“建会入会”意愿。广泛宣传“建会好处清单”,涵盖经费返还、专项补贴“双支持”,评优评先、资源对接“双助力”,以及税收优惠、成本优化“双减负”等政策。今年以来,已为5家建会企业落实经费返还11.85万元,举办10场集中入会仪式和宣传活动,发放价值4.4万元的入会礼包。对未建会单位推行“服务前置”,累计提供法律援助120余次、技能培训36场,组织开展“送清凉、送健康”等关爱活动;面向职工推出会员专属福利,凭会员证可享受免费运动场地、体检补贴等实惠,全年通过优质服务吸引7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动加入工会。 优会强会提质,严防“空壳工会” 立足“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构建“陪跑扶持+常态督导”长效机制。为新建会的15家重点企业和3家行业工会联合会配备“优会强会指导员”,从制度建设、民主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精准指导,协助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集体协商流程》等8项基础制度。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推动非公企业设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1个、职工夜校1所,组织开展技能竞赛12场,服务职工2.7万余人次,有效提升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认同感。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推动18家非公企业实现党组织与工会组织“阵地共享、活动联办”,年内培育“党建强、工建强”示范单位4家,切实防范“建而不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