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孟佳萌)近年来,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与老河口市总工会高效联动,紧密合作,切实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推动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机制落实落地。共同打造的“法院+工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取得良好成效,为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老河口建设做出了贡献。 整合力量,搭建诉调对接“薪平台”。2020年4月,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与市总工会联合成立工会职工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联合挂牌设立“法院+工会”工作室,搭建诉调对接平台。联合出台《关于在全市推进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制度,保障劳动争议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有章可循。 深化合作,织密纵横联动“调解网”。2022年6月,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入驻老河口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工会、仲裁委共同开展劳动争议诉前、诉中调解和释法答疑工作,开辟劳动争议调解和审理的“一条龙”服务。在此基础上,法院积极探索“横向联、纵向延”化解劳动争议新举措。 “横向联”即拓展“法院+工商联”“法院+人社”,形成化解群体性劳动纠纷的合力。同时,依托工会贴近基层劳动者、擅长群众工作的特点,发挥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优势,逐步建立起一支由退休法官、退休工会干部共同组成的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热心调解的高素质调解员队伍。 “纵向延”,就是在坚守诉调对接阵地的同时,将劳动争议调解触角延伸到派出法庭和基层工会组织,不断创新调解方式方法。2020年成立至今,工会调委会调解案件485件,调解成功393件,调解成功率超过80%,调解金额超过800万元。 双向奔赴,线上线下解纷“零距离”。推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分身落户”,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大厅设置引导窗口,提供答疑分流。针对农民等特殊需求群体,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开辟快速办理的“绿色通道”,保障群众说事有地方、选择有参考、办理无差别。 根据劳动争议纠纷人员众多、人地分散特点,强化“线上+线下”联动调解,打通劳动争议解纷“线上通道”。工会调解委员会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借助调解平台“隔空对话”“异步调解”等功能模块,让时间差、见面难不再是阻碍。 对于调解成功的纠纷,可线上一键申请司法确认,自动导入法院内网系统。调解不成的,亦可即时立案、线上开庭。2023年,指导分布多地的26名离职工人通过“多元解纷”微信小程序,同步与原就职企业达成工资兑付调解协议,并在线申请司法确认,实现全程零成本、零时差。 三力并助,诉调无缝对接“解千酬”。打破“立审执”屏障,坚持对劳动争议案件随案跟踪、动态清零,确保及时主动履行义务。先后促成多家企业自动兑现工人工资400万余元,100多份调解协议变现为“真金白银”。 突出法院强制执行力,依法对拒不履行的某企业负责人予以司法拘留。拘留次日家属便筹集150万资金兑现民工工资,群众获得感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突出劳动部门监察力,协调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固定拖欠工资证据,有效化解工人“查证难”问题。突出媒体宣传影响力,老河口法院联合工会机关,及时采用多种形式以案释法、以事说理,积极对用工单位进行温情警示,切实规范用工行为,防范企业违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