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叶子,能染出靛蓝的花纹,也能缝补破碎的生活。在湖北襄阳襄州区张湾社区的鸿岳梦工场里,朱小妮正手把手教智力障碍学员扎布,她的儿子胖虎坐在不远处的工作台前,专注地给刚染好的围巾缝缀流苏——这对母子的故事,藏在工坊每一寸染布的纹路里,也藏在12个家庭重燃的希望里。近日,带着孩子们的希望,朱小妮站上湖北省“工友杯”第七届职工创业创新大赛的赛场。
染缸里的初心:为儿子,也为更多“特殊孩子” 朱小妮与草木染的缘分,始于儿子胖虎。多年前,确诊智力障碍的胖虎总是躲在房间角落,不与人交流,连简单的穿衣吃饭都需要反复引导。看着儿子封闭的世界,朱小妮的心像被揪紧:“我不能让他一辈子躲在身后,我得帮他找到能立足的‘手艺’。” 2020年的一天,朱小妮在外地偶然看到传统草木染技艺,靛蓝的染料在布上晕开时,她突然想起胖虎曾对着画册里的蓝色云朵笑过——或许,这门安静、需要耐心的手艺,能走进儿子的世界。她当即决定留下来学习,白天跟着老匠人熬煮染料、练习扎结,晚上在出租屋里记笔记,手机里存满了“如何教智力障碍者握针”“草木染步骤简化方法”的搜索记录。 回到襄阳后,朱小妮腾出自家客厅当“临时工坊”,第一样教具是给胖虎做的棉布方巾。第一次教扎布时,胖虎的手总不听使唤,线绳刚绕上布就滑下来,他急得把方巾扔在地上,眼圈通红。朱小妮没责备,捡起方巾握住儿子的手,一遍遍地说:“你看,像给布‘系鞋带’一样,慢慢来。” 就这样练了三个月,胖虎终于扎出第一个像样的“太阳花”图案,当染好的方巾晾在阳台上,他指着蓝白相间的花纹,第一次主动对朱小妮说:“妈妈,好看。”那一刻,朱小妮的眼泪掉了下来。她突然意识到,还有很多像胖虎一样的“特殊孩子”,正困在无人理解的角落里。 
在襄阳鸿岳纺织公司的支持下,她把自家房屋改成正式工坊,取名“鸿岳梦工场”——既是圆儿子的“手艺梦”,也是圆更多残疾人家庭的“希望梦”。
针线间的新生:从“教儿子”到“带大家” 走进工坊,没有化学染料的刺鼻味,只有板蓝根、栀子果熬煮的清香;没有机器轰鸣,只有绣针穿梭的“沙沙”声,那是最治愈的声响。 自闭症患者小威刚来的时候,总坐不住,手里的布针扎破手指也不在乎。 朱小妮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后,将小威自闭症的刻板行为转化为对细节的认真执着,她把扎布步骤画成卡通图,还让胖虎当“小老师”。胖虎感知到小威的烦躁后,会递上自己喜欢的蓝色线绳,用不太清晰的语言说:“慢慢,不着急。”如今的小威,不仅能独立完成扎染,还会主动帮新学员整理布料,顾客夸他的作品时,他会腼腆地笑:“我和胖虎一样,能做好。” 小雨因车祸大脑和右边肢体残疾,只能用左手画画,朱小妮反复观察后,发现小雨擅长画小动物,就鼓励她用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现在小雨绣的小兔子、小花朵,线条圆润、色彩明快,绣品成了热销品。第一次领到工资那天,小雨拉着朱小妮的手,又指了指胖虎,眼里闪着光:“我能挣钱了!” 
朱小妮的“康复+就业”模式,藏着母亲的细腻。工坊的课程节奏很慢,就像当初教胖虎那样;工具都做了防滑处理,避免学员受伤;休息时,胖虎会和大家一起玩拼图,工坊里的笑声越来越多。从最初3名学员到12名固定学员,这里成了“特殊孩子”的家,而胖虎也从“被照顾者”变成了“小伙伴”,他的转变,成了最动人的“招生简章”。
蓝染中的希望:让善意与环保一起循环 要让这份善意一直走下去。”朱小妮探索出三轨驱动模式,背后也藏着对胖虎未来的考量——她希望即使自己不在了,胖虎也能靠手艺生活,其他学员也一样。销售线在市集和电商平台,每一条围巾都挂着“学员故事卡”,小威的“太阳花”、小雨的“小兔子”、胖虎的“小云朵”,成了“有温度的文创”;定制线为企业提供低碳礼品,45%的订单来自这里,顾客说“买的不只是围巾,是帮这些孩子圆梦”;体验线开设社区手工课,妈妈们带着孩子来学染布,80%的复购率让工坊有了稳定收入,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群“特殊工匠”。 供应链的闭环更是朱小妮的用心:农户种植板蓝根、栀子果等原料,学员负责生产,湖北文理学院的志愿者用服务积分兑换产品,善行在这样的循环里流动。更难得的是环保——传统印染业每年产生60%的工业废水,而工坊用的天然植物热转印技术,染一条围巾污染归零、节水90%,一年省的水相当于3个标准泳池、25万瓶矿泉水。碳积分交易能变现,残疾人补贴能支撑公益,朱小妮说:“这样工坊能一直办下去,孩子们就能一直有活干、有钱挣,胖虎的未来也有保障。” 如今的工坊里,染缸中翻涌靛蓝染液,胖虎小心翼翼地浸着白布,小雨、小威负责刺绣,朱小妮则在整理新订单。靛蓝色在布面上层层晕染,像希望在方寸之地慢慢漾开。朱小妮看着眼前的一切,想起当初教胖虎扎染的那个下午——那时她只盼着儿子能开心一点,如今却点亮了这么多家庭的光。 
有了一份属于自己工作了,胖虎爱笑了,朱小妮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
“会好的,都会好的。”朱小妮轻声说,目光落在胖虎身上,他正把缝好流苏的围巾递给学员,脸上带着骄傲的笑。这抹蓝,染出了布的新生,也染出了母子俩与一群“特殊孩子”的暖光人生,而这束光,正照向更广阔的天地,静待下一树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