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市总工会 > 襄阳先模 > 职工故事 > 正文
黄波:匠心锻“三超” 驱动巨轮转型 劳模工匠助企破浪前行
2025-08-14 15:58:32  来源:
【字号: 】【打印

人_副本.jpg

深夜的车间里,谷城县三环车桥公司前轴技术部部长黄波守在灼热的辊锻机旁,和他的团队成员一起对照着笔记本,逐条解决标注的技术瓶颈问题。

临危受命:“干就是了!”破局“三超”困局

在三环车桥公司车间内,一条长2.4米、重达400公斤的超长铁路芯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顺利成型。这是襄阳市劳动模范、三环车桥公司技术带头人黄波带领团队历经8轮技术攻坚取得的奋斗成果。2022年,新任总经理钟继强面对企业十余年困守单一前轴产品、发展乏力的困境,提出“双轮驱动”战略转型。恰逢钢厂客户抛出“超长、超重、超负荷”(简称“三超”)的铁路芯轨订单。面对零经验、零匹配设备的双重挑战,黄波毅然扛旗:“干就是了!”带领团队签下战略协议,打响核心技术攻坚战。

百炼成钢:八轮攻坚淬炼“国内独家”

攻关之路步步维艰。黄波团队在40℃高温车间昼夜奋战,改造中频加热炉、强化机械手夹持系统。首次试产即报废5件毛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列着十几道工序瓶颈。他们用报废件反复模拟操作,5个月历经8轮模具修改、30余件报废锻件的淬炼。当首批样件合格率仅40%时,黄波却从中看到曙光:“至少证明路走通了!”团队果断耗资200万元将拼接模具升级为整体模具,经三轮优化终获突破——小批量150件锻件全达标,三环车桥一举成为国内独家供货商。

巨轮扬帆:10亿营收铸就转型里程碑

黄波团队三年间开发船用、特种装备等3大类高端锻件,推动产品迈向多元领域。2023年上半年,三环车桥销售额突破10亿元,创建厂以来新高,税收贡献与员工收入同步提升。17年坚守生产一线的黄波,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劳模担当,驱动企业巨轮驶入产业蓝海,为谷城县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注入强劲动能。


 
 

版权所有:襄阳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襄阳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春园路38号 | 办公电话:0710-3224881
鄂ICP备14010481号-2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65号
总编辑:李宏音   责任编辑:王洪云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